主人公小传:邹志刚,男,海归,南京大学长江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1982年毕业于天津大学。1996年在日本东京大学获博士学位。2004年回国,任职于南京大学环境材料和再生资源研究中心,带出一支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研究团队。截至2014年底,共发表论文349篇,被SCI他引10204次。获发明专利33项,包括美国专利1项、日本专利2项。曾任包括Nature出版社旗下等多个著名杂志的编委,现任中国光化学及光催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材料学会理事,是总装备部“国民核生化灾害防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带头人、我国光催化材料领域的领军人物之一。2013年荣获“全国侨联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称号。2014年,他和团队凭借《可见光响应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与环境中的应用基础研究》,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南大缘
留学工作,成家立业,邹志刚在日本生活长达十多年,本以为自己会和家人一直旅居日本。2002年的秋日,一封邮件使他和南京大学结缘。当时,中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面向世界招贤纳才,邹志刚给南京大学发了一份应聘电子邮件。两天后,南大回来邮件,支持他回国建立环境材料与再生能源研究中心的想法;2003年5月,研究中心在南大成立并得到550万启动资金。他感受到了国内科技界积极务实的气氛,便于2004年4月辞职,回国任南大教授,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中心的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中。
在中心的初创阶段,邹志刚遇到不少难题,付出了许多心血。比如,实验室由行政楼改造而成,电、气等设施无法适应实验室要求,只好重新规划装修;没有货梯,大型实验设备难以搬到7楼的实验室内,就把窗户拆掉,靠人力用绳子把沉重的设备慢慢拉上来;中心还没有名气和相应的实验条件,一度招不到学生,迟迟难以开展实验工作……一时间,外界对其工作进展有了种种质疑,邹志刚为自己也为大家鼓劲:“不要急功近利,要耐得住寂寞,用成绩应对质疑。”在学校和院系领导的理解支持下,研究中心的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其研究团队也渐渐在国际上有了广泛影响。
在研究中心,邹志刚带头组建了“高效光催化材料及在能源与环境应用”973项目团队。团队组建初期,光催化研究还是国内的小学科,团队都是由一帮年轻人组成,该团队第一期就走出一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志刚是第二期走出来的中科院院士,充分显示出了邹志刚团队在光催化领域上做出的突出贡献。每当说起南大,他总是充满感激之情:“这里环境很安静,是一个能够好好做学问的地方,是我无悔的选择。”
新能源梦
“我相信总有一天可以用水来做燃料……水将是未来的煤炭。”这是一百多年前的科幻小说《神秘岛》中的一个预言。水中的氢,素有“绿色燃料”之称,被公认是石油、煤炭等的最佳替代品。怎样用廉价环保的方法得到氢,成为全球科学家的一个梦。
1972年,日本东京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发现,在紫外光照射下,二氧化钛单晶电极能使水在常温常压下发生分解反应,产生氢气和氧气。而后三十多年,各国科学家做出了不懈的尝试和努力,但让光分解水制氢的转化率依然低得可怜。针对这一挑战,邹志刚带领的课题组发展出新一代可见光(占太阳能43%)响应型光催化材料,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光催化技术在能源和环境中大规模应用的科学难题。
2014年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邹志刚团队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获奖项目利用太阳可见光将水分解为氢和氧,在国际光催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我国该领域的标志性成果之一。
“预计到第二期973项目结题时,我们有望率先实现人类百年前的梦想。”邹志刚信心百倍地展望着未来。除了利用光催化材料提升太阳能转换率的研究,邹志刚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光催化还原CO2研究,现已实现了利用光催化材料将CO2和水转化为氧气和甲烷等碳氢化合物。面对日趋严峻的环境挑战及国防安全的特殊需求,邹志刚成功研制出日处理量达20吨以上的光催化污水净化设备,不仅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还为国家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师生情
邹志刚的日常生活中,总散发着丝丝缕缕的文艺气息。他家里只有一台10多年前购买的小电视。由于工作太忙,他每天处理完事务回家已是深夜,根本无暇看电视;稍有空闲,他会读读报刊、看看小说。他的书桌上最近放着《2014年中国年度微型小说》《我是落花生的女儿》等文学作品。
源于文学的细腻情感,有感于自己的人生经历,邹志刚对学生的培养有二个特点,一是兴趣,二是细节。他始终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职业伴随人的大半生时间,如果没有兴趣作为精神支撑,职业和事业最终会失去动力。邹志刚鼓励学生从兴趣出发,自主选择学科前沿问题。他说:“只有找到了新的可能有突破的研究方向,你们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平日里,邹志刚很关注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细节问题。他要求学生先在基本生活礼仪上做到位,这个要求的本身就很细节化,他要求学生们多说三个词:“‘对不起’、‘谢谢’、‘再见’”。“对不起”是要勇于承担责任,“谢谢”是要有一颗感恩的心,“再见”是为了维护一个团体的和谐氛围。他还要求学生注重个人仪表:“个人形象好了,既能让自己打起精神,也是对他人的尊重。”他的办公室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每一个学生的档案,存放着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实验报告、个人汇报等资料。“注意看订书针位置的细节,我们的学生能做到把订书针钉在所有文件的同一位置。”邹志刚强调,把细节做到位才是做大事的基础;想做好学问,首先要做好人。
已届中年的邹志刚,关注团队每位成员的学业专业,也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真可谓“爱徒如子”。他常感慨:“这些年轻老师们搞研究非常投入,经常从实验室回到家已经生更半夜,收入却不是很高,他们工作很辛苦,生活很艰苦。”可见,邹志刚对年轻老师的处境感同身受。当年,他把自己的理想身份定位为博士科学家和成功企业家;今天,他又有了带领团队将这一目标付诸实践的构想。为此,他牵头成立了南京大学昆山创新研究院,旗下推出桑莱特(SunLight;太阳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开始市场化运作,希望通过此类高新技术企业,将年轻老师们的科研成果和市场紧密联系起来,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收益,从而提高他们的生活品质。
这份师生情、同事谊,是多么的接地气,多么的让人心生向往!
(作者:刘成安 路蒙)
(该文获评“亲情中华·江苏侨界故事”征文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