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繁体版
江苏侨联 > 新闻中心 > 侨联要闻 > 正文
志青春·侨青颂发展 强国当有我⑦丨鲁春辉:筑牢人才基石,推进科研创新,服务江苏生态文明建设
2022-06-21 12:18:00

  编者按:

  强国有我,奋斗如歌。近年来,江苏侨界青年将心系桑梓的最美乡愁化作“一寸丹心图报国”的最大激情,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地方发展紧紧相连,以侨之所长服务家国所需,以“侨青力量”助力“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

  生逢盛世,逐梦前行。为展现我省侨青和留学人员风采,并借由他们的视角,洞悉区域发展脉搏,见证时代芳华,江苏省侨联联合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共同启动“志青春·侨青颂发展 强国当有我”系列访谈活动。我们邀请12位侨青和留学人员代表话成就、抒心声、绘愿景,他们或来自基层一线,耕耘美好江苏;或深耕海外侨界,共展魅力江苏。他们用拼搏的足迹、真挚的语言,抒写侨心向党、同心铸梦的时代荣光,奏响勇毅担当、接力奋斗的青春序曲,激励引领更多侨界青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第二篇章 科研报国 攻坚有我

  河海大学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鲁春辉:筑牢人才基石,推进科研创新,服务江苏生态文明建设

  我是鲁春辉,江苏南通人,现为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2007年至2011年,我在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毕业后,我曾在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任教;归国前,在诸多抛来橄榄枝的知名高校中,我选择回到家乡江苏,到河海大学工作。近几年,江苏正奋进高质量绿色发展的新征程,是长江经济带科学、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标杆。我希望自己的所学、所研、所得,能为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绵薄之力。

  扬实干之帆,结奋斗之果

  回国之后,我发现地下水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方面的研究是国家重大需求。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沿海地下水资源保护与污染防治方面取得了系列创新成果。此外,我主持了“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20 余项科研项目,出版专著3部,在领域主流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获国际论文奖3项,申请和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由于在学术上取得了国际国内同行认可的成绩,我被邀请担任水文水资源领域顶级期刊《Water Resources Research》和《Journal of Hydrology》副主编、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青年编委等,获得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青年项目、江苏青年五四奖章、刘光文青年科技奖、江苏特聘教授计划、江苏双创计划等荣誉,带领的“地下水动力过程模拟与环境修复”学术团队入选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国家、江苏省和学校系列人才政策的支持,为我提供了事业发展的平台。同时,这些肯定也是对我更进一步的鞭策。

  科研重在创新,重在解决“卡脖子”问题

  我们团队聚焦的海水入侵问题是我国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与地区水生态维持、水安全保障密切相关。我们创建了多井系统海水入侵防治新技术,解决了回灌法海水入侵防治技术中需要外部水源的“卡脖子”问题,被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推荐为海水入侵防治领域的代表性成果。

  我们团队首次提出一种通过在海岛外部区域采用低渗透性介质材料增加海岛地下淡水储量的技术,该技术为增强我国海岛淡水资源保障能力和助推“海洋强国”战略提供科技支撑,被新华社、《科技日报》等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合作意向。

  为提高盐渍土脱盐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我们团队提出了一种基于水动力调控的暗管排水系统淋洗技术,使得所需的淋洗时间和淋洗水量较传统方法分别减少了60%和80%以上。该技术简便实用,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前景。

  要突破自身发展瓶颈,攻坚“卡脖子”难题,关键在于创新。作为高校的一名科研人员,一名教师,今后我会继续带领团队,瞄准科技前沿,在前瞻性、战略性领域勇攀高峰。

  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自2015年回国在河海大学任教以来,我已经独立指导博士后4名、博士研究生13名、硕士生15名。在我的课题组中,每三周开一次大组会,学生汇报这期间的研究进展和成果,提出自己的问题,通过实施头脑风暴挣脱思维束缚,不断优化完善自己的科研方案;每周开一次小组会,互相分享、交流有价值的文献,不但可以有效督促学生进行文献阅读,深度加工资料,还可以从别人的研究中学习经验,推陈出新,为自己的课题实验打下坚实基础。

  我的第一位博士生博士期间在高水平期刊发表SCI论文四篇,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奖学金,还曾获得“张光斗科技教育优秀学生奖学金”,各类奖励及荣誉称号20余项;一位硕士生曾获“徐芝纶力学奖学金”,硕士阶段发表高水平SCI论文三篇,连续三年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业优秀特等奖学金,目前这位学生继续在我的指导下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的培养不是局限于学业上的指导,我的多名学生当选校、院研会主席、班干部,这对于提升他们的管理、组织能力都大有裨益,他们曾获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生干部、江苏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等荣誉。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

  2018年9月,我迎来新的挑战——担任河海大学人才办主任,这与以往的学术研究工作有着本质的不同。在习近平总书记“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号召下,我们学校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强烈的人才意识引才聚才。在此契机下,我提出创办“国际青年学者论坛”,为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近距离了解河海大学、全方位展示自身提供平台。截至目前,青年学者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百余名青年才俊加盟河海大学尽展其才,为把河海大学建成世界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共同奋斗,为服务国家战略、支持江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2019年,我接待了一名来访的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通过几天的接触与交流,增进了他对河海大学水利工程学科科研实力和平台的了解,他也被南京这座古城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最终,该院士成功全职加盟河海大学,并依托河海大学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

  新挑战、新征程

  2020年4月,我再次站到新起点,担任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以下简称长江院)常务副院长。长江院的建立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战略思想,旨在建设流域保护和绿色发展的高端智库、搭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构建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的创新产业群,打造卓越的人才培养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英国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张建云担任创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河海大学党委书记唐洪武担任执行院长。

  长江院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江苏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积极调动研究院下设的六大研究中心,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科研工作和学术活动,全方位服务江苏长江大保护和绿色发展。值得一提的是,去年我们受江苏省发改委委托,承担了《江苏长江流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课题,从南水北调东线二期线路安全性论证、太湖综合治理、深水航道高效利用与江豚保护、沿江化工产业转移与可持续发展等五个方面展开深入系统研究,产出了一系列原创性、前瞻性、实用性的科研成果。

  人到半山路更陡,任重道远,更需快马扬鞭。我将以更昂扬的斗志、更务实的作风,把引才聚才、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战略任务,积极投身江苏省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奋进新征程。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李爽 文 金勇 校对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陈玥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