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分别公布了2019年增选院士名单。江苏省侨界专家联合会副主任、南京医科大学校长沈洪兵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江苏省侨界专家联合会副秘书长、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崔铁军教授当选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
沈洪兵教授长期从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预防医学)方向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等,是我国预防医学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流行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他领导开展了中国人群唯一的肺癌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21个新的中国人群肺癌易感基因,首次建立中国人群肺癌分子遗传图谱;首次发现与吸烟存在交互作用的易感基因;发现肺癌等多种常见肿瘤易感基因的聚集区域,揭示T细胞活化影响肿瘤易感性的共同遗传学机制;发现肺癌易感基因存在种族差异,创造性地建立中国人群多基因遗传风险评分,并成功应用于10万队列人群肺癌高危人群预测。他的研究成果在国际上填补了中国人群肺癌易感基因研究的空白,不仅为研究肺癌发生发展机制提供了新靶点,更重要的是已被成功应用于肺癌发病风险的预测,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为肿瘤基因预测和精准预防做出重要贡献,推动我国肿瘤分子遗传流行病学学科跻身国际前列。
崔铁军教授长期对超材料进行研究,创造性地提出用数字编码表征超材料的新思想及控制电磁波的新方法,实现了数字编码和可编程超材料,能实时操控电磁波和编码信息,开创了信息超材料新方向。作为第一完成人获2014 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6年军队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及2011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他首次从微波传输线的角度研究表面等离激元(SPP)超材料,发明了一种超薄、柔性、条带式SPP传输线。研制出一系列SPP无源器件和有源器件,开辟了基于SPP传输线的微波技术新方向。在传统超材料领域,实现了宽带、低损耗超材料的快速准确设计,在国际上率先实验验证了“电磁黑洞”和三维宽带“隐身斗篷”等物理现象,解决了超材料在某些国防应用中的瓶颈问题,并应用于中国航天、航空、船舶等部门武器装备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