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推动泰州与上海在产业、科技、人才等领域的深度对接,近日,泰州市侨联一行赴上海开展为期两天的考察交流活动。此行旨在“融入上海、链接资源、共促发展”,通过走访企业、座谈交流、参观孵化平台等形式,探索沪泰侨界合作新路径,为泰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走访侨商侨企:凝聚侨界力量,共话创新发展蓝图
考察组首先来到泰州市侨商会常务副会长企业巨纳集团有限公司座谈。丁荣董事长详细介绍了创业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产品及产学研合作成果。企业立足新材料领域,与上海、南京多所高校建立联合实验室,并在内蒙古园区设立石墨烯研究院,推动技术产业化落地。考察组高度评价企业“以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并表示,当前泰州正全力推进“产业强市”战略,聚焦营商环境优化,希望侨商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在发展壮大自身的同时,带动侨界新生代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座谈会上,双方还重点围绕“侨界创二代”培育展开深入讨论。下一步,泰州市侨联将常态化搭建交流平台,通过创业沙龙、项目路演等活动,激发青年侨商活力,引导其参与家乡建设,展现“侨”的担当与作为。
深化交流对接:加强区域联动,促进协同创新发展
次日,考察组拜访了上海市侨商联合总会。作为由上海市侨联主管,上海华商会与上海侨商会合并成立的社团组织,该会汇聚了350余家优质侨企,涵盖科技、金融、贸易等多个领域。考察组表示,希望借助上海侨商总会的资源优势,推动沪泰两地产业链互补,尤其在生物医药、高端制造、海工装备、精细化工等泰州主导产业领域开展精准对接。
在普陀区侨联座谈会上,双方就侨联工作创新展开交流。普陀区侨联分享了“以侨为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搭建政企沟通平台、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经验。泰州市侨联介绍了泰州经济发展现状及全面融入上海的战略部署,未来沪泰可联合举办“沿沪宁线侨企创新峰会”,促进人才、技术、资本跨区域流动,助力“沿沪宁协同创新城市联盟”建设。
探访孵化平台:借鉴“双创”经验,赋能泰州转型发展
考察组实地参观了普陀区标杆孵化基地“创新里”。“创新里”是普陀区重点打造的具有“硬核科技”孵化服务能力、资源集聚能力和创新辐射带动能力的创新创业载体。“科迦孵化器”负责人介绍,2024年9月首批入驻企业共16家,覆盖人工智能大模型、机器人、新材料、光刻胶等产业领域,皆在布局前沿技术和领先产品的开发。“创新里”是引入楼宇党建治理服务模式,成立“创新里”党支部和楼委会,通过“楼事楼议、首问接待、一楼通办、楼社联动”4项工作机制为企业提供管家一站式服务。同时,设立“靠普”人才学院青年分院,定期组织开展各类符合创新创业人才的课程、读书会、路演、主题论坛、沙龙活动等。考察组表示将充分借鉴上海“创新里”孵化基地的经验做法,积极搭建侨界人才交流平台,举办培训课程、创业分享会等活动,提升侨界人士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相互之间的紧密合作与资源共享。同时加强与产业园区、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引导侨企向优势产业集聚,推动侨资产业与当地产业协同发展,为侨企创造更多合作机会和发展空间。下一步,泰州市侨联将加大与“科迦孵化器”的联络力度,共同参与或举办各类创新创业活动,促进两地人才科技交流合作。
通过此次考察交流,考察组一行感到不仅拓宽了合作视野,更坚定了沪泰协同发展的信心。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浪潮中,泰州市侨联将以开放之姿、务实之举,积极书写跨区域合作发展新篇章。同时,将以此次考察为起点,既要做好泰州城市的“宣传员”,又要做好泰州发展的“推动者”,更要当好沪泰合作的“联络人”,为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泰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贡献侨界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