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繁体版
江苏侨联 > 各地侨联 > 无锡侨联 > 活动掠影 > 正文
无锡市侨联到宜兴周铁学习侨界革命先驱张效良事迹
2021-05-14 11:39:00

  5月13日,无锡市侨联组织全体机关同志赴宜兴周铁镇,寻访宜兴第一个共产党员——侨界革命先驱张效良的足迹,学习先辈榜样,传承红色基因,在实地观摩中加深对党史和侨史的了解,激发为侨联事业奋斗的不竭力量。市委党史学习教育第八巡回指导组成员和宜兴市侨联部分同志参加活动。

  侨联同志们在周铁镇的工作人员带领下,来到竺西医院旧址。竺西医院是在1924年,由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无锡支部首任书记、宜兴籍首位中共党员张效良先生变卖家产,购置医药器材和药品,和曾在新加坡南洋大学医学院学习、熟悉医务的旧日好友谢绍柏合作,在周铁老街北街河畔开办的,悬壶济世的同时,从事地下革命工作,当年的竺西医院就是一个共产党的地下联络点。

  张效良(1887-1928),宜兴周铁傍杏村人。早年追随孙中山革命,曾任总统府侍从副官处书记。后回到家乡,先后到无锡第一、第三高小任教,为实现“教育救国”的理想而奋斗。1913年秋,张效良应陈嘉庚先生邀请,赴厦门集美大学执教。后只身奔赴南洋,在槟榔屿华侨中学任教。1917年,他又接受陈嘉庚先生聘请,担任新加坡华侨中学教员,并兼职兴亚、道南等小学的课务。他又在达马劳岛上创办了一所华侨小学。1923年, 张效良在上海入党后,他以代课教师为掩护,在县第一高中开展党的活动,创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无锡支部。1927年3月中旬。北伐军赖世璜部到周铁,张效良组织群众欢迎。在北伐军的支持下,张效良在傍杏村周县建立农民协会,积极开展农民运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以后,国民党右派派特派员到宜兴进行了两次清党。7月,张效良和其他党员,利用合法身份打入清党委员会,保护党的组织免遭破坏,保存党的力量。11月1日,张效良参加了震惊大江南北的宜兴农民暴动。暴动失败后,张效良列入国民党政府追捕名单。1927年冬天,张效良躲过敌人的搜捕,来到无锡。这时,他的肺病因缺乏治疗,病势日益加重。1928年春,张效良病逝于无锡。

  竺西医院旧址,也是竺西红色文化纪念馆,馆中展出了很多周铁的革命志士事迹,在学习瞻仰中接受爱国主义洗礼,上了一堂生动的红色党课。全体同志在门前合影留恋。

  侨联同志们表示,参观活动不仅学习了党史,也学习了侨史,被华侨先辈追求真理、献身革命的精神鼓舞,作为共产党员和新时期侨务工作者,要不忘初心、赓续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努力工作,进一步凝聚海内外侨胞智慧力量,为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编辑:无锡市侨联杨力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