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繁体版
江苏侨联 > 各地侨联 > 苏州侨联 > 活动掠影 > 正文
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吴健雄故居”正式开馆
2018-06-04 14:04:00
 

  2018年5月31日是太仓女儿、世界著名核物理学家吴健雄先生诞辰106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吴健雄故居”开馆仪式在太仓浏河古镇举行,修葺一新的吴健雄故居于当天正式对外开放。

  太仓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施燕萍出席开馆仪式。6位吴健雄的家族成员专程从美国、法国等海外以及杭州等地赶来参加活动。太仓市侨联应邀参加活动并致辞,侨联主要负责同志详细介绍了吴健雄故居自2013年创建并获批“江苏省华侨文化交流基地”的工作情况,感谢社会各界对侨联工作的关心支持。太仓市侨联号召海内外中华儿女,在吴健雄精神激励下,爱国爱家乡,为祖国的发展做贡献。

  吴健雄故居坐落于明德初中内,包括紫薇阁和吴健雄墓园两部分,为了方便游客,故居在古镇老街单独开设了一个门口。紫薇阁是一座富有江南民居特色的二层小楼,上下共有4套住房,由设在纽约的“吴仲裔奖学金基金会”出资,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系设计,中科院院士、建筑学家齐康审定后建造的一座448平方米的接待楼,因楼前有一棵百年的紫薇树而被命名为“紫薇阁”,于1992年竣工。吴健雄先生非常喜欢这座小楼,说“这里就是我的家“,并在二楼东首一套房间住了5天,度过了八十华诞。重修后的紫薇阁,一层以展馆方式介绍了吴健雄的生平和取得的荣誉;二层保持了吴健雄与丈夫袁家骝生前居住时的样子。

  当天,作为明德初中凝练健雄精神、启智明德文化的重要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明德拾景也正式发布。

  吴健雄先生出生于1912年5月31日,是美籍华人女物理学家,被誉为“东方居里夫人”,世界物理女王、原子弹之母、原子核物理的女王、中国居里夫人、物理科学的第一夫人、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在β衰变研究领域具有世界性的贡献。

  吴健雄生于太仓浏河的书香门第,父亲吴仲裔提倡男女平等,创办明德女子职业补习学校,对吴健雄的成长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吴健雄属“健”字辈,族人依次以“英雄豪杰”取名。乳名“薇薇”的吴健雄虽是女孩,但因排行第二,得了“健雄”这个颇为阳刚的名字。父亲吴仲裔希望她不让须眉,积健为雄。得益于父亲的开明思想,吴健雄自小就能与其他兄弟一样读书识字。

  吴健雄1934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物理系获学士学位,1940年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52年任哥伦比亚大学副教授,1958年升为教授,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1975年获美国最高科学荣誉—国家科学勋章,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吴健雄星”,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外籍院士。

  吴健雄主要学术工作是用β衰变实验证明了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用实验证明了核β衰变在矢量流守恒定律,μ子、介子和反质子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验证“弱相互作用下的宇称不守恒”,奠定了吴健雄作为世界一流实验物理学家的地位,许多著名科学家都为她没有因该项成就同杨振宁与李政道同获诺贝尔物理奖而疑惑不平,但已被公认为世界最杰出的物理学家之一。

  1956年李政道和杨振宁提出弱相互作用宇称不守恒的理论后,吴健雄和美国国家标准局的科学家于1957年检验了这个理论,实验方法是观测钴60衰变时,射出的β粒子,观察到有一个占优势的发射方法,由此可证明弱相互作用是不守恒的。1958年费曼和盖耳-曼提出在核心的β衰变中矢量流守恒。1963年吴健雄和哥伦比亚大学另两位物理学家合作用实验证实了这个理论。由于吴健雄成功地完成了许多类似的实验,她受到了全世界科学界的赞扬。

  吴健雄的丈夫,世界著名高能物理学家袁家骝先生(1912.4.5-2003.2.11)是袁世凯“二皇子”袁克文之子。1942年5月30日,吴健雄三十岁生日的前一天与袁家骝结婚。婚礼是在诺贝尔奖得主密立肯家中进行的。两人在美国的许多同学好友都前来庆贺,如钱学森。袁家骝先生的研究领域涉及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测系统、宇宙线、无线电定向探测、调频雷达系统等。他第一个证明了地球上空中子不是来自太空,而是初级宇宙线在大气中产生的次级粒子。


  编辑:苏州市侨联林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