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繁体版
江苏侨联 > 各地侨联 > 南通侨联 > 活动掠影 > 正文
中国结、陶艺、书法、扎染——“寻根之旅”南通营海外华裔青少年与中国传统文化亲密接触
2019-12-30 16:15:00

  你一定知道很多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技艺,你有没有体验过其中的一种呢?

  12月27日,“寻根之旅”南通冬令营的小营员们就好好地体验了一把呢!

 

 Part1:编织中国结,体验中华文明的韵味

  中国结,作为中国特有的手工编织工艺品,既有美好的寓意又有巧妙的造型,集智慧与精致于一身,属于高辨识度的中国文化符号。

  

  艺术学院的陈老师来到了小营员中间,介绍了中国结的起源、寓意、结法。

  

  

  

  小营员们兴致勃勃听着老师的讲解,自己认真动手编织。

  

  

  

  

  

  

  

  正当营员们想不起来怎么打结的时候,陈老师请来了艺术学院巧手小姐姐们,她们带着小营员一同编织中国结。

  

  

  

  曼妙的绳线紧密相连,正如炎黄子孙紧密团结、心连一处。对于我们来说,挂起中国结的地方就是家。

  所谓“心中有千千结”,人的情感有多么丰富,“结”就有多少变幻。

  托结寓意的小营员们,在中国结里编织进了什么情愫呢?

  

Part2:陶艺体验,“泥巴”玩出艺术范儿

  一大块“泥土”,一小杯清水,一个磨盘,一双手!

  康老师一声令下,开工!

  

  

  

  

  

  咦?哈哈哈,抽水马桶?!这是把中国传统古老文化与西方近代文明结合起来了啊。

  

  话不多说。上图!快来看看小营员们兼具童心与艺术的作品吧。

  

  

  

  

  你以为“泥巴”之旅到此结束了?艺术学院的老师还会将这些作品烧制出来,赠送给小营员们作纪念呢。在此,代表小营员们谢谢艺术学院师生们啦~

 

  Part3:习书法,体验汉字里中国人的气质

  想必大家都认同:字如其人。

  还记得小时候,字儿写的歪七扭八,老师的教诲“写字要端端正正,做人要堂堂正正。”于是假期里对着字帖临摹。

  

  

  南通营里,陈老师的要求是不是也蛮严格的呢?

  

  看这些小营员写字时候的认真劲儿,是不是也跟我有一样的经历呢?

  

  

  

  

  一笔有一笔的笔法,一划有一划的规矩。

  

  

  

  壮丽山河八万里 灿烂文化五千年

  横批:

  

  Part4:扎染,迎接一次美好的降临

  一块布,扎结,染色,洗净……

  你愿意花多久去迎接一次美好的降临?

  

  

  扎[zā ]染,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染色工艺,今天的小营员用自己的努力和想象,缔造了属于他们的温柔而动人的质朴,回答了张老师的提问!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扎染承载着历史记忆,延续着文化血脉。希望这些华裔青少年们回国以后,能结合自己的体验,在海外讲好中国“扎染故事”。


  编辑:南通市侨联唐丹艳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