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平台繁体版
江苏侨联 > 各地侨联 > 南京侨联 > 特色工作 > 正文
433家海外侨团积极参与国家公祭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海外悼念活动
2018-02-07 10:06:00

  今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0周年, 12月13日是第四个国家公祭日,“为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南京市侨联联合江东门纪念馆向海外华人华侨发出《铭记历史 珍爱和平》的倡议书。倡议书一经发出,得到了海外华人华侨的热烈响应。“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一时间成了海外华人社区的关键词。他们纷纷行动起来,从邻里相告,传播历史真相;到向议会呈交议案,设立公祭日。12月13日,在国家公祭日同时,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阿根庭、东帝汶、博茨瓦纳、荷兰、塔吉克斯坦、香港、台湾、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433家海外侨团同步以音乐会、烛光会、图片展、追思会、座谈会、文化演出等悼念形式,举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公祭活动,直接参与活动的人数达万人,他们中有黄种人、白种人、有黑种人,不同肤色,不同种族;他们中有中国使馆的官员,也有外国政要,还有普通的当地居民,大家聚集在一起,一起悼念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死难者。“40多天灭绝人性的屠杀”、“30多万生灵惨遭杀戮”由国家情怀上升为世界记忆,成为人类记忆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

  加拿大

  12月13日是第四个”中国国家公祭日”,也是加拿大安大略省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纪念日”。 当地时间12月9日,加拿大安大略省各界华人共同举办的“南京大屠杀80周年追思会”在多伦多举行。来自华人社区及其他多个族裔社区的逾千名代表参加此次主题为“铭记历史,祈愿和平”的追思会。

  图为在安大略省提出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动议并获通过的安省华人议员黄素梅(中)与其他多位安省省议员出席追思会。

  由加拿大南京同乡会与全加华人联合会(安大略区)等80个侨团共同举办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大会于12月12日晚上7:30(中国时间12月13日)在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隆重举行。

  2017年7月13日,南京侨联、加拿大南京同乡会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向前来参观祭奠的80位”中国侨联海外侨领培训班”的各国侨领们发出公开倡议,建议今年中国时间12月13日在世界各地同时举办公祭活动,该倡议得到了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东南亚以及非洲数十个国家数百个侨团积极支持与响应,实现了全球同步公祭。

  ▲加拿大公祭仪式于当天下午在大多伦多中华文化中心外广场上由一群各族裔的少年儿童手持洁白的和平鸽同时放飞,公祭活动联合组委会成员及全体义工与当地众多居民参加了放飞和平鸽仪式,拉开了同步公祭活动的序幕。

  参会人员向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者敬献花圈,同时全体参会者在震撼的警报声中向逝者默哀。

 

  ▲仪式现场由80位联办社团侨领们集体上台共同宣读了《公祭和平宣言》,向全世界发出了爱好和平的心声。

  大会上,首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多伦多总领事何炜代表中国政府致公祭词,接着由安省黄素梅议员与安省进步保守党党领彭建邦的代表、韩裔安省议员赵成俊共同代表安省议会致辞,最后由联邦国会议员关慧贞女士发表公祭演讲。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多伦多总领事何炜代表中国政府致公祭词

  ▲安省黄素梅议员代表安省议会致辞

  ▲韩裔安省议员赵成俊共同代表安省议会致辞

  ▲联邦国会议员关慧贞女士发表公祭演讲

  ▲加拿大华侨百岁抗战老兵代表宁仲康先生,率先带领数十位华侨少年儿童共同点燃了公祭仪式现场用数百只白烛拼成的”1937●12●13″字样图形的祭台。大家用烛光祭奠30万遇难者,祈福世界永久和平!

  ▲全体出席人员每人手持洁白的鲜花依次列队上台向30万亡灵鞠躬献花、寄托哀思,奉上深深的悼念之情。

  ▲在公祭仪式大会现场,由加拿大南京同乡会发起筹建的加拿大亚洲二战史实博物馆还同时举办了”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及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人证言大型图片展览”,会上展出了许多珍贵的抗战历史文物。

  公祭整体会场庄严肃穆,情景感人至深。来自加拿大各界、各族裔民众约千人出席了当天的系列活动。此次公祭大会收到了加拿大保守党党领安德鲁-希尔代表全党支持南京大屠杀公祭活动与筹建加拿大亚洲二战史实博物馆的支持函,还收到了白求恩大夫的后人史蒂文-林德李先生、加拿大三级政府政要以中国政府等有关部门支持函电计一百多封。

  ▲公祭仪式结束后,联邦国会议员关慧贞女士接受媒体采访

  ▲公祭仪式结束后,何炜总领事接受媒体采访

  此外,多伦多华人社区也举办一系列的悼念活动,表达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哀悼追思之情,以及对世界和平的祈愿!加拿大当地时间12月13日17:00至17:30,加拿大安大略省首个“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日“烛光悼念会在安省议会大楼前草坪上举行。当天,当地正是酷寒天气,晚间气温达零下18度,加上冷风效应,体感温度更是低至零下27度。近千人冒着天寒地冻,聚集在广场,追悼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当地还举办了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人们自发手工制作紫金花,花蕊用黄金色丝带,祈祷和平。

  当天傍晚,加拿大温尼伯华人华侨在曼省议会大楼内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公祭活动。该活动由加拿大曼尼托巴省华人女性协会主办。省政府议员、曼省前多元文化部长Flor Marcelino,Nahanni Fontaine,亚洲二战史保存学家Dr.Wong ,亚洲历史学家、曼省省会温尼伯的中华文化中心副董事长Dr. Tina Chen,邢薇教授,韩、菲等其他少数族裔社区代表,西人社区代表;以及曼省南京大屠杀目击者后代及当地华人华侨近百人参加。

  美国

  美国南京同乡会和美国江苏经贸文化联合会在当地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向死难者默哀。

  美国休斯顿总领馆、亚特兰大专业人士协会、亚特兰大江苏同乡会、以及亚特兰大各界华人代表,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中国驻休斯顿总领馆李强民大使发表讲话时说,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做出贡献,希望所有的海外侨胞用各种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12月9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前夕,佛罗里达州华人华侨代表在迈阿密佛州国际大学举行公祭活动暨《人类的浩劫 — 日本侵华罪行图片展》开幕式。以此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美东江苏联合总会会长、《天下华人》杂志社长高云青在发言中表示,自己出生成长在南京,从小就知道1937年12月13日至1938年1月,日军攻陷南京,以反人类的手段,血腥、残酷地虐杀、屠杀中国军民达30万人以上,犯下了惨绝人寰的滔天罪行。我们也曾采访过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先生,在海外宣传过日本侵华史,并将推动和平发展的理念作为《天下华人》的宗旨之一。

  德国

  2017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公祭仪式大会(德国)暨南京大屠杀文物、史料证人证言大型图片展在欧洲时报法兰克福文化中心举行。此次大会在南京侨联的倡议下,由德国江苏总会、德国南京大学校友会、中欧经济技术人才交流促进会主办,欧洲时报德国分社联合主办,江苏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和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馆给予了大力支持。

  中国驻法兰克福代总领事孙瑞英在公祭大会上表示,80年前,日本侵略者对我30万同胞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屠杀,这一反人类罪行令人发指。这段历史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记忆遗产目录,成为人类永远抹不去的记忆。但我们遗憾地看到,在反省战争罪行上,日本和德国却存在着天壤之别。

  她说:“自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经济、科技、国防和综合国力进军世界前列,世界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可以骄傲地说,中华民族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深切缅怀遭遇日本杀戮的死难同胞,缅怀为同中国人民携手抗击侵略而献出生命的国际战士和国际友人,也宣誓,中国人民将永远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中国驻法兰克福代总领事孙瑞英

  ▲江涵宣读江苏侨联支持函

  保住25万南京平民,他们是德国义士的后人

  在日军对中国民众大肆屠杀之时,国际上的仁人志士伸出了正义的援手。时任西门子南京分公司经理的约翰.拉贝毅然留在南京,在一片4平方公里的国际安全区内,救助了25万中国人的生命。

  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今天在南京参加国家公祭仪式。他在给法兰克福公祭大会发来的致辞中表示,祖父做出的人道主义贡献给他和他的家庭树立了榜样。“拉贝家族与中国的紧密联系经历了4代人。这种联系始于祖父约翰.拉贝,我的父亲奥托.拉贝在中国生活了14年。我自己与中国联系紧密,我的儿子马克西米利安作为最年轻的一代,也已经学习了一年中文。曾祖父令人尊敬的事业将在他那里延续下去。”

  ▲Heidi Marweg代读托马斯.拉贝的致辞

  过去15年来,托马斯.拉贝在德国、中国、西班牙、罗马尼亚设立了约翰.拉贝交流中心;在《拉贝日记》电影首映式上,他呼吁促进南京与日本广岛——两座承载战争悲痛记忆的城市结为友城……

  他说:“二战中纳粹的大屠杀也给德国自身留下了长久阴影,作为德国人,我十分清楚,当我们谈论历史的时候,必须保持谦逊。许多国家在二战中遭受过德国的侵略,经历了无法形容的苦难。对于德国来说,‘承认罪责’与‘和解修好’这两个词仿佛带有某种神奇的力量,它们代表了德国与所有这些受害国共同迈向未来的决心。”

  ▲与会华人共同起立默哀

  《拉贝日记》中还记录了另一名德国人乔治.罗森博士在战争中给中国人民的帮助。乔治.罗森是当时德国大使馆的秘书,南京大屠杀期间,他冒着生命危险从上海返回南京,并同约翰.拉贝一起致力于国际安全区的设立和受难民众的救助。

  ▲乔治.罗森的同名嫡孙与妻子,展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大会当天,乔治.罗森的同名嫡孙来到现场。他表示,自己成长过程中经常能听到爷爷的故事,一些留存的文件和记载让他开始接触到这段关于中国、南京的历史。他的哥哥和表姐妹多年来也在学习中文,从事这段历史的研究。

  乔治.罗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没有历史,就没有具备清醒认识的现在。家族先人的历史能让后人沿袭,并指导后人在生活中作出正确的决定,保持正确的立场。国家的历史则是我们的一种责任。二战历史之于德国也是一个沉重的、必须扛起来的包袱。历史是让人反思的,南京大屠杀80周年公祭告诫所有世人和后人,不要忽视这段过往。”

  80年代,南京曾在日本代表访问时遮住纪念碑

  主办单位德国江苏总会会长王荣虎分享了自己的经历。80年代初他作为南京大学学生,看到了日本代表团访问南京时,被官方遮盖的南京大屠杀纪念碑;90年代后期在索尼公司,他听到了日本同事认为“南京大屠杀是中国单方面的宣传,日本二战时进入中国是为援建”的惊人言论;10年前,他在慕尼黑旅游时,日本游客口中还有“如果中国不对抗日本,日本的帮助会给中国带来更好的社会建设”这般的嘲讽。

  他说:“20年前,面对日本同事颠倒事实黑白的言论,我除了差点没有克制住对同事施暴的冲动外,可做无几;20年后的今天,我与各位一起,致力南京大屠杀的国际传播。南京大屠杀史实传播的过程,就是与错误言行斗争的过程,就是维护和平的过程。我们希望通过海外公祭活动,南京大屠杀会被越来越多的各国人民所关注,从中国记忆逐步发展成为世界记忆,让世界充分了解中国为世界和平做出的伟大贡献和巨大牺牲。”

  ▲德国江苏总会会长王荣虎

  在海外,我们仍要不断打破沉默

  前黑森州政府办公厅国际司司长博喜文博士(Dr.Borchmann)说,对于南京大屠杀,这里人们的记忆和中国人是完全不同的。“我必须承认,如果不是我后来的职业,让我与中国有了密切的联系,我对南京大屠杀可能仍然一无所知……亚洲战场的情况,在我们这里顶多只是投向长崎的原子弹。至于日本士兵在中国的暴行,我的最初了解,是通过一部在德国播出的日本电视剧《赤脚穿越地狱》。该片反映了一名正直的日本占领政府行政人员,如何亲眼目睹他的同胞对中国人的暴行。”

  他在网络上竭力搜索,才读到日军在南京暴行的记载。日军的各种屠杀奸淫手段,包括两个日本军官“比赛”用刺刀杀死100名中国人的记录,让他震惊。“也许在日本投降后,那些当事人已经承担了责任。但国际舆论的大面积沉默,不足以表达对南京遇难者的追思。只有把这一史无前例的暴行不断地展现给全世界的公众,才能让他们的尊严得到实现。今天在这里的活动,便是组成这一马赛克的石子。”

  ▲前黑森州政府办公厅国际司司长博喜文博士

  沈阳9君子,将真相送到了调查团面前

  关于日军侵华,还有一段连中国人自己都鲜少知道的历史。九一八事变之后,得知国联调查团(联合国前身)要到中国调查事变和伪满洲国真相的消息,银行家巩天民为首的9位沈阳爱国知识分子自发组成了“国联外交爱国小组”。他们在日军一边实行白色恐怖、一边销赃灭迹的情况下,冒死行动收集日本侵华罪证,并整理递交给了国联调查团。

  大会当天,巩天民孙女巩捷呼吁,“勿忘国耻,代代相传!”她介绍这段历史:“在1933年2月24日国联表决大会上,几十个国家代表全部投票赞成《李顿调查团报告书》(李顿即当年的国联调查团团长)的结论,确定日本侵略中国的行径,日本人恼羞成怒退出国联。”

  “2008年6月26日,我们前往日内瓦联合国图书馆,查阅到了尘封70多年的《真相》史料,在4个小时内全部复录下来,转交给国内亲人,再复制后捐赠给沈阳九一八纪念馆。”她希望,先辈们的努力不要被遗忘,惨痛的历史不要重演,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为了百姓的福祉、中华民族的复兴和世界的和平,共同努力。

  ▲沈阳爱国银行家巩天民孙女巩捷

  旅德侨胞郑旭涵代表德国浙江总商会、瑞安同乡会在大会上发言:“在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作为一名中国人、一名海外侨团代表,我深切感受到肩上的使命之重。风雨坎坷,沧海桑田,伟大的祖国虽历经磨难,但我们,我们的祖国依然在不断地和平崛起!”

  “今天我们在德国举行公祭仪式,以国之格,以民之心,缅怀南京大屠杀的无辜死难者,缅怀所有惨遭侵略者杀害的死难同胞,缅怀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德国浙江总商会会长郑旭涵

  德国德中文化经贸总会会长庞忠武动情地说:“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纪念80年前的惨痛历史;我们的目的是要牢记血的历史教训,牢记发展强大才能站稳于世界。同时,这也是一记敲向日本和所有伺机分裂侵犯我国的国际政客的警钟,中国听任宰割的日子已一去不复返了。”

  他表示,如今,国家设立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从此亡灵得以安息。在党中央领导下,我国民意振奋、国力提升,“我们海外侨胞真正感受到了什么叫扬眉吐气,什么叫国强腰硬。”

  ▲德国德中文化经贸总会会长庞忠武

  ▲德国华茵中文学校校长周捷在会上发言

  在欧洲时报法兰克福文化中心,燃烧的烛火照映在墙壁上挂着的黑白图片上。80名中国同胞和德国友人安静地坐着观看纪录片,仿佛被带回了曾经那个苦难的岁月。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让全人类共同审视战争与和平,人性与黑暗,责任与良知。眼前这一幕幕屠杀的历史画面,是那场杀戮铁一般的证据;万里之遥那面肃穆的姓名墙,铭刻的是30万条生命用血写就的历史。80年过去,一座殇城在废墟中绝地重生,一个民族在屈辱中又重新站了起来。不容争辩的历史面前,我们坚守正义,珍爱和平,共创未来!

  澳大利亚

  当地时间12月13日上午10点,由澳大利亚江苏总会主办,悉尼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两岸一家亲组委会,澳纽工商联合总会,澳大利亚南京同乡总会协办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海外悼念活动在澳大利亚江苏总会会馆举行。出席者包括华人社团,华人商会,华人华界,科技界,中资企业及中国留学生代表。悼念仪式上,全体人员向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一分钟。

  当天,由澳大利亚南京总商会、澳大利亚江苏总商会主办,一共54个友好社团联办的 “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澳洲站 ”悼念活动在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演讲厅举行。来自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近400名留澳华人、侨胞、外国友人参加了本次公祭仪式,共同告抚这段悲怆的集体记忆,悼念逝去的英灵。

  西澳大利亚华人华侨社团也组织开展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现场大家佩戴了手制的白色缎带,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默哀,并敬献了花圈和挽联。

  荷兰

  荷兰当地时间12月12日下午2:00即北京时间12日晚上9:00,荷兰华人华侨在海牙荷兰议会国际会议中心举行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呼应悼念活动。由于欧洲甚少有人知道侵南华日军在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事实,所以本次荷兰民间在议会国际会议中心的悼念活动具有重要的推广意义。

  受南京市侨联委托,通过同安康读书会的对接和支持,由荷兰广东华商总会主导,荷中友好协会、欧中友好协会联合主办。中国驻荷兰大使馆领事部秘书袁春华、荷兰广东华商总会执行主席钟麟昌、荷中友好协会会长Henk Kool先生、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季增斌等200位左右荷兰华人华侨、荷兰人代表共同参与悼念,并观看了当年南京大屠杀的部份史实视频。活动会场庄严肃穆,有序进行近两个小时。同安康读书会同步转播转发现场活动场景,让近五百人的读书群和几千人的朋友圈同时参与到这一跨越时空的悼念活动中。

  悼念活动以警笛鸣响开始,紧接着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然后全场为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默哀。

  荷兰广东华商总会执行主席钟麟昌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今天,我们在荷兰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同时也是为了让世人了解和铭记历史,痛定思痛,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作为海外的中华儿女,我们会以身作则教育后代,不忘国耻、自强不息,众志成城、振兴中华,让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主席季增斌在致辞中说到:“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大的愿望。只有人人吸取战争的惨痛和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战争的责任在于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是,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该忘记侵略战争所犯下的罪行。”

  荷中友好协会会长Henk Kool先生列举了几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经历,令现场参与纪念活动的华人华侨们无不动容。他在致辞中说:“我们之所以要举行今天的纪念活动,是希望呼吁所有善良的人都共同维护和平,而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希望中国与日本人民的友谊能够代代相传。”

  中国留荷学生代表在纪念活动现场进行了《和平宣言》诗朗诵,表达了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哀悼以及维护和平的决心。

  纪念活动结束后,现场的华人华侨还共同观看了南京大屠杀图片展。

  塔吉克斯坦

  当地时间12月13日,海外侨胞在塔吉克斯坦举行第四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人们在悼念横幅上签名,为死难者致哀,并祈愿永久和平。

  阿根廷

  阿根廷当地时间12月13日12:13,阿根廷侨界举行以“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为主题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纪念在南京大屠杀中遇难的30万同胞,铭记历史,珍惜和平。

  本次活动由阿根廷玄武山洪门协会、阿根廷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主办,阿中福清会馆协办,并得到了中国驻阿根廷大使馆和阿根廷侨界各侨团的大力支持。

  博茨瓦纳

  应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和南京市侨联的倡议,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联合龙泉博华寺、博茨瓦纳华人华侨总商会、博茨瓦纳中资企业协会等在博侨团、中资企业和机构、华人华侨代表在哈博罗内市龙泉博华寺举行公祭悼念仪式。

  中国驻博茨瓦纳大使馆政务参赞王帮富、领事部主任孙锦伦, 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暨博茨瓦纳华人华侨总商会会长胡中文, 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副会长邱小兴,中资企业负责人、新华社、华人华侨代表等50余人出席。

  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名誉会长暨博茨瓦纳华人华侨总商会会长胡中文会长致辞说,只有真切地了解历史,才能正确地认识历史。只有以史为鉴,才能面向未来。我们之所以念念不忘,是为了抵抗遗忘,我们之所以将这段沉痛的历史融入血液灵魂里,就是为了表达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鞭笞。而今的纪念是为了不忘,反思是为了清醒,奋然前行,才是铭记历史的真谛。我们记住耻辱,记住南京大屠杀这段悲痛的历史,也就是让我们必须永远记住一条颠覆不破的真理: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才能强大。我们唯有时刻睁大警惕的眼睛,始终不渝地坚持党的领导,听党指挥,以强烈的忧患意识和高度的民族自爱心、自尊心、自信心,自觉把爱国之情转化为报国之行,努力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执行副会长邱小兴先生致辞中表示,今天我们以无比悲愤和沉痛的心情祭奠惨死在日本侵略者屠刀下的30万同胞冤魂,就是要牢记这个日子,勿忘历史,勿忘耻辱,珍惜我们生活的环境,我们不仅要铭记真实的历史。更要吸取经验教训,明白落后就要挨打,落后就永远处于受辱的地位,任何时候,任何时候都要努力强大自身。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而改变,事实不会因百般抵赖而消失。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王帮富参赞讲话

  王帮富参赞在讲话中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以对历史严肃认真、负责任的态度而设立,时刻警醒和反思我们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高使命感和责任意识,团结海内外侨胞,共同努力,坚定信念,为祖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王帮富参赞认为本次悼念活动在龙泉博华寺举行很有意义,在非洲大地以佛教形式这一东方文化,通过佛教“超度死难亡灵”这一对待死亡的态度角度切入,将缅怀遇难同胞和中华文化结合在一起,以适当的方式,得到了在博华人华侨的支持和理解,共同表达了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同胞的哀悼之情。

  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南庚戌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日本历届政府政客都十分健忘,对日本的侵略历史总是颠三倒四,误导后人。铭记历史,不是为了“记恨”,而是为了给人以警醒:“乌云”不会永远遮蔽太阳的光芒,和平与正义应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他说,每一位旅居非洲、身处海外的华人同胞,都应该为民族的尊严发声,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为争取当地社会的的认可、赢得话语权和尊重而不懈努力和奋斗!

  龙泉博华寺监寺贤双法师撞钟,祈祷世界和平

  博茨瓦纳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李松说,和平是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共同期盼和向往,是各宗教的共同关切,是绝大多数宗教教徒的共同渴望,宗教应该在消除战争、化解冲突、维护和平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我们呼吁继续发扬中国宗教以和为贵、中道温和的优良传统,积极参与国际上不同文明与信仰间的对话,提倡平等包容、交流互鉴、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理念。

  东帝汶

  东帝汶华人华侨在当地华商联合会会议室举行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来自大使馆代表、华人华侨代表、中资企业代表共60多人出席了活动。

  12月12日上午10点,东帝汶华人华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在东帝汶华商联合会会议室举行,本次活动是华商联合会联合中国驻东帝汶大使馆、中华商会、中资企业机构共同承办的,来自大使馆代表、华人华侨代表、中资企业代表共60多人出席了本次活动,活动由东帝汶华商联合会执行会长陈振光先生主持,刘洪洋大使亲自出席活动并发表了重要讲话。

  出席活动的嘉宾签名

  悼念活动会场

  刘洪洋大使以及华人华侨代表献花

  香港(地区)

  香港江苏社团总会12月13日上午,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进行期间,同步主办?共同见证: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开幕式,沉痛悼念80年前被侵华日军屠杀的30万南京同胞和日军侵华期间的死难者。

  纪念活动由江苏省海外联谊会、香港江苏社团总会、江苏旅港同乡联合会、南京海外联谊会、香港南京总会、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市侨联共同举办,代表着香港与南京同呼同吸、同步同心,与全球华人共同怀缅,铭记历史。

  开幕式主礼嘉宾包括中联办社联部副部长黎宝忠,香港江苏社团总会会长唐英年,香港南京总会会长王建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硏究馆员张国松,香港江苏青年总会会长赵式明和香港澳门青年联合会会长牟翔等。

  编辑:省侨联魏泽邦  
关闭